欢迎来到医学美容教育网,现在是

医学美容教育网

中国首家医学美容在线学习平台
致力于提供专业医学美容教育服务的网站

“通”则“不痛” 浅谈医联体的共享术

日期:2017-05-08 13:43 来源:医学美容教育网 编辑:NY006

 
 
  存在医联体只会虹吸基层医院患者、跑马圈地等误区的人,已经逐渐从实践中发现,医联体模式不仅多样,还在政策的支持下大胆创新。这也是医疗行业最深刻的一次共享形式,将更好地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实现分级诊疗。
 
  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今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提出组建三级、二级公立医院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的多种形式的医联体。
 
  其中,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医联体的建设可以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大医院减负。从而将更多精力放在疑难重症与科研方面,体现其公益性。
 
  正如李克强4月20日参观威海孙家疃医院时说的那样,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医联体“1+1>2”效应
 
  早在80年代,中国就已出现医联体,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横向打通、纵向联动,编织出一张覆盖全人群的保障网。这张保障网的形成不是医疗机构的简单组合,而是医联体产生了“1+1>2”的效应。
 
  医联体内不仅要实行统一的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还要形成激励共享机制。
 
  这需要医联体产生决策机构,代表公共利益行使调配权,对管理手段、经济杠杆、医保支付等激励方式进行配套改革。
 
  包括财政补助、设备购置、人才聘用等,也要按照医联体整体要求配置,而不是按照医疗机构的行政等级。
 
  同时,要打破医保的部门限制,由医联体统一结算,并结合多种付费办法,引导内部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患者合理就医。
 
  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考核也需要改变,应该考核医联体整体服务情况,而不是单纯考核单个医疗机构。
 
  医联体要不要竞争
 
  北京和上海是医联体探索和建设最先开始的城市,很多医联体已经逐渐实现改革的目标。早在6年前,全国最早的医联体——“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就已经成立,不仅有效地整合了医疗资源,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崇明岛居民“大病不出岛”的梦想也已成为现实。
 
  地方上的成功案例也促使了全国范围医联体平台的建立,能够在小范围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大范围的共赢。4月29日,一个被称做“国家队”的开放式医联体平台——全国医联体联盟在上海成立,联盟计划在2017年创建5个学科医联体,落地100个城市。
 
  北京的一组数据很有力地说明了医联体的价值。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已建立53个区域医联体,由50家核心医院和558家合作医疗机构组成,超过22万人次的患者首诊在基层。医联体内上转患者共15.8万余人次、下转患者4.3万余人次,下级医院医师到大医院进修2255人,派出专家近4万人、16.2万多人次。
 
  实践证明,在一个地区,不应只有一个医联体,而应该建立多个相互竞争的医联体。医联体不该一家独大,而要上下联合,平级联动。只有竞争,才能让顶级医院愿意真正共享。
 
  无论是深圳罗湖医疗集团的紧密型医联体、安徽省天长市“四体合一”的县域共同体,还是以北京市儿童医院儿科联盟为代表的跨区域专科联盟、中日友好医院的远程医疗网络,莫不如此。
 
  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曾表示,紧密型医联体的效果会更好。医联体建设最重要的原则是要由强调单个医疗机构的效率,转向强调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信息联通才能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联通为医联体“一盘棋”有序联动提供有力支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联体可以共享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医联体建设离不开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的智慧医疗模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所副研究员朱坤说。
 
  任何改革的推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医联体尤其如此。除了信息要联通,社会资本的引入更显重要,医联体建设的过程离不开第三方企业的支持。
 
  创建医联体只是第一步,实现医联体的健康运转,真正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恐怕才是改革的初心吧。
 
  原来标题:“通”则“不痛” 浅谈医联体的共享之术
  来源:蓝鲸健康

微信扫一扫
添加368医美教育网

扫一扫医学美容教育网微信二维码

医学美容在线学习平台